MENU
實用:實用情報分享

[戶外活動]登山的身體管理技巧

蝦米子

202408319rqip_

是滴,其實蝦米子很討厭爬山!

我就不是登山咖!

我就是懶,所以都車中泊出去玩,行李ㄧ定是找置物櫃丟或是丟飯店兩手空空出去玩。

更何況是登山要負重走長途的路,根本是找罪受。

 

只不過最近因為工作不得已,被逼著爬富士山。

 

蝦:天要亡我啊幹QAAAAAAAAQ

 

爬完山後,利用自己的登山走路觀察經驗+登山書的知識,做了登山技巧的筆記。

以下!

登山的身體管理技巧

登山是資源有限的長途體力管理,需要管理好身體的各種細節。
如果體力太早耗盡,後期就會很辛苦也會有危險性。
所以要根據行程路途來管理好:
  • 自己有的資源:水和食物
  • 控制好自己的身體狀況:水、血糖、氧氣、體力、肌肉狀況
 
就我歸納整理後,登山要管理和使用的技巧有這些!

*登山要做的管理:

  • 裝備管理:背包重量分配(上重下輕、左右平衡、背帶的調整,減輕體感負重)
  • 時間管理:了解行程時間,控制調整節約自己的體力使用
  • 水分管理:每20分鐘喝一次水(順便停下來休息1分鐘、調整呼吸、讓腳休息一下)
  • 血糖管理:每60分鐘進食(建議吃穩定血糖的食物,低GI高蛋白)
  • 體力管理:減輕身體負擔的走路方法、登山杖的使用方法、走路省力的小技巧
  • 呼吸技巧:增加身體氧氣量,用鼻子吸吐氣
  • 走路技巧:使用減輕身體負擔的走路方式、安全的下坡走法(Z字走法)、變換使用肌肉行走
 

!建議:

建議行走時可以計時,留意喝水和進食的時間
 

登山走路技巧:詳細說明

*裝備管理:

  • 背包是否有正確使用背包的減重機能(背帶、胸及跨的減重帶確認)。
  • 背包肩帶是否過長,會導致背包揹背起來更重(也不要太緊會不舒服,不要太長又舒服的長度即可)
  • 確認是否有攜帶過重的物品(如大相機或是不必要的物品)
  • 登山綁腳是否正確使用
  • 鞋子不要穿太緊,要穿得舒適也不會太鬆,鞋子太鬆容易會磨出水泡
 
我一開始就是把鞋子綁太緊,發現走幾步腳底板就開始痛,重綁鞋帶好幾次。
後來調整成不會鬆,但穿起來舒服的程度,走完全程沒有不舒服。
 

*時間管理:

  • 每一段行程開始走之前,要確認一趟大約需要走多久,讓自己心裡有概念。
  • 長時間的行走需要節省並控制體力的使用。
  • 計時,定期休息並補充食物和水

*水分管理:

每過20分鐘就補充一次水分。
(順便停留1分鐘恢復體力、熟悉高山的氧氣,減少高山症的症狀)

*血糖管理:

長途登山建議少量多餐。
  • 通常爬山時因為累所以會不想吃東西,但是為了不讓身體突然沒力(低血糖),需要定期進食,吃太多會太撐不舒服,所以建議少量多餐
  • 建議時間是1~2小時補充一次大型的能量食物(能量棒、能量果凍、飯糰),讓身體持續有穩定的血糖可以使用
  • 太長時間不進食,硬撐的話會突然出現低血糖症狀,客人可能會腳步不穩、無法施力
  • 如果有腳酸的情況就有可能是血糖不足,要補充食物
  • 如出現低血糖症狀,可以補充糖果
  • 糖果是可以快速使用的能量來源,但血糖會不穩定,造成身體負擔,所以最好還是定期補充少量食物

*體力管理:

  • 短期間的短休息,體力恢復得比較快:對於體力不好的人來說,20分鐘做一分鐘的休息,可以拉長續戰力
  • 過長的行走且不休息,如果造成「過度疲勞」,過度疲勞會需要更長的時間恢復,而超過10分鐘的休息,會讓身體著涼,會讓人更走不動。
  • 卸下包包體力恢復比較快:因為有些包包背上後需要調整,小休時不用卸下背包,可以找個地方讓背包靠著卸力。但如果客人的背包過重或不適合、過度疲勞,可以卸下包包減輕負擔(卸下背包血液循環也會比較好,也有助於改善高山症的症狀)
  • 體力不好的人,更需要加入1分鐘的定期小休息,恢復體力。不然逼著走趕路而不休息的話,會越來越走不動。

*呼吸技巧:

高山症是因為身體氧氣不足,讓自己血液循環好,增加身體的氧氣,可以改善高山症的不適。
  • 用鼻子吸吐:用鼻子呼吸可以產生一氧化氮,讓血管放鬆,增加細胞的氧氣攝取,同時也也可以身體內減少水份流失。
  • 定期做小休息:走20分鐘做1分鐘的停留休息,除了可以拉長體力的續戰力之外,同時也可以避免高山症。
  • 留意包包對血液循環的負擔:因為背包背帶勒在肩膀上也會讓血液循環不好,如果包包沒有分擔負重的機能(胸扣、腰扣),如果有高山症或是呼吸調整不過來的人,可以建議放下包包調整呼吸。
  • 高山症對應:使用氧氣瓶只能緩解沒辦法改善問題,要從調整自己的呼吸來改善,也可以往山下走(2~5公尺也可能有效果)。

*走路技巧:

留意走路的方式和登山杖的使用,可以節省腿力的使用。
可以儲存更多的體力和肌力來面對長時間的行走。
特別登山速度比較慢的人,大多是不太會操控自己身體的人,建議一定要運用上這些技巧,才可以走更多的路。
因為登山的走路技巧資訊也有點多,額外寫一篇說明:登山走路技巧。

補充:高山登山時可能會有的身體反應

*高山缺氧反應:

  • 症狀:臉很白、想吐吐不出來、頭痛、耳鳴、全身發抖、臉部腫脹
  • 氧氣瓶:只能一直減緩症狀,沒辦法完全有效,還是要靠自己身體的調整
  • 頭有耳鳴的時候,就要停下來調整呼吸,絕對不要急
  • 有高山病症狀時五公尺、一公尺往下走也有效

*低血糖:

腳步很重的時候是低血糖症狀,要吃糖果補充糖分。
注意步伐,如果步伐沈重僵硬可能是低血糖症狀,停下來補充能量食物,情況嚴重的話就吃糖果應急。
糖果是快速可以使用的能量,但會讓血糖不穩定,對身體造成負擔,正常的低GI進食,讓身體有穩定的血糖比較不會對身體造成負擔。

*低体温:

  • 山上溫差太大會很冷,身體會一直發抖,手會抖、臉會慘白
  • 動脈處貼上暖暖包(如:腋下、大腿、脖子)
  • 揉搓:緊急時有揉搓的方式增加溫度
  • 換洗衣服:流汗換洗
  • 手的保暖:手是最容易流失溫度的地方,走路的時候,手放在離心臟近一點的地方,可以減少手部的溫度流失。戴手套,或是使用登山杖,可以讓手部運動,促進血液循環

延伸閱讀

事前學習(超重要)

[戶外活動]富士山登山走路技巧(吉田路)
[戶外活動]登山的身體管理技巧

事前準備

[蝦米生活]買登山鞋要怎麼挑
[實用情報]高山氣壓測量APP:Balometer

現場情報

[富士山,情報]富士山登山概要說明&美景精選
[富士山,紀錄]富士山登山:第一天
[富士山,紀錄]富士山登山:第二天

事後整理

[富士山,情報]富士山火山灰清理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


ABOUT 蝦米蝦米
蝦米仔的筆記本
蝦米仔的筆記本
龜毛蝦米仔會把生活發生大小事,觀察記錄整理成筆記 順便放在網路上,給需要的人參考
延伸閱讀
其他相關文章!
主機服務:金城事務所
記事URLをコピーしました